“对标绍兴 采石攻玉”系列报道③丨瞄准“绿色高端、世界领先”—— 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积蓄发展新动能

  绍兴诸暨市,天使之泪珍珠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王懿这阵子忙得走路带风。“我们珍珠创意新品即将面市,与工业旅游相结合的珍珠工厂体验店6月底也将开门迎客。”他指着厂区内一栋正在装修的灰色大楼语速极快地说道。

  位于柯桥区的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已不满足于传统印染业务。董事长傅双利正忙着接待一批专家,双方将携手开发一种填补国内空白的新型面料。

  新昌高新园区,日发航空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鸣很开心。“我们航空产业园一期项目包括航空发动机零件、复合材料两条生产线,现在还没正式投产就已接到不少订单。”

  这是绍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幅“动图”。眼下,在这里处处都能看到提升产业品质、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鲜活画面。

  产业的高度决定城市的高度。近年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绍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起的产业,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一直在优化、增长动力接续转换,强劲积蓄起新一轮经济创新发展新动能。

  “绍兴历史上以‘染缸、酒缸、酱缸’闻名,以这‘三大缸’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近七成。”绍兴市经信委副主任孙永国直言,不仅传统产业“沉重”,绍兴在陆域自然资源、国家资产金额的投入及优惠政策等方面也缺乏优势。

  不过,绍兴人有个优点,就是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2015年12月,响亮的“集结号”在绍兴吹起。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瞄准“绿色高端、世界领先”,深度调整存量、加快优化增量,推动产业有机更新、破旧立新,构建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优结构的现代产业体系。

  “纺织印染、化工、金属加工、黄酒、珍珠五大传统产业,是改造提升的重点。”孙永国说,在绍兴人看来,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也不是夕阳产业。

  很快,《绍兴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实施方案》公布,绍兴成为浙江唯一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方案》中的表述彰显着绍兴人的雄心:着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样板区、“中国制造2050”和振兴实体经济的先行区、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的先进制造基地,为全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供“绍兴方案”。

  精彩“蝶变”不断上演——纺织业向时尚创意中心和创造中心转型,打造设计“梦工厂”和智造“云工厂”;化工业向生产清洁化、设备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发展,建设全球高端染料创制中心;金属加工业向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领域拓展,建设国内有影响的高端金属加工基地;黄酒业向创新品牌营销、拓展酒庄产业,融合文化旅游提升,打造“世界黄酒之都”;珍珠业向珠宝设计、营销、展示方向转型,建设国际一流珠宝加工和贸易中心。

  “浙江泰荣针纺集团将珍珠纤维植入人造棉,‘珍珠袜’引得一批欧美高端企业上门合作;浙江自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高档耐火关键材料——板状刚玉,一跃而成全球业界龙头;黄酒小镇核心区正加紧建设,涵盖国际酒俗展示中心、名人文化艺术中心、越秀演艺中心……”绍兴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孙梁举出一连串范例。

  围绕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医药、电子信息四大领域,绍兴深入实施《培育发展新兴起的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

  浙江梅轮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专业化程度最高、亚洲最大的电梯制造基地之一;浙江精业新兴材料有限公司攻克碳纤维核心技术跃升为国内行业“领头羊”;浙江迅实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填补国内空白的陶瓷3D打印机……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协调发展新格局在加快形成,绍兴经济正在‘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中加速实现动能转换。”孙梁话语中透出自豪。

  最新统计显示:绍兴纺织、化工、金属加工及黄酒、珍珠等五大重点传统产业增加值为652.3亿元,同比增长4.9%;税收收入为96.1亿元,同比增长14.7%。全市规上新兴起的产业增加值增长9.4%,快于规上工业1.5个百分点,增加值占比提高至33.3%。

  面对这一阶段性成果,绍兴人最深的体会是:产业跃升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科学技术创新这一“牛鼻子”。

  绍兴在浙江率先组建市科学技术创新委员会、设立市科学技术创新基金、成立市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中心、建成投运“绍兴科技大市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78家,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挺进全省前三。“下辖各市、县、区委书记年终均要进行科技述评,由绍兴市四套班子领导打分。”绍兴市科技局创新促进处处长沈德胜介绍,目的是要让“一把手”格外的重视科学技术创新。

  在新昌,科技创新催生出“新昌现象”。这个山区小县航空、机器人、高铁控制管理系统等一批高精尖项目相继上马,被列为两化深层次地融合国家示范区、浙江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试点县,新昌高新技术园区位列浙江省级高新区第一名。

  “秘诀就是‘铁了心抓创新’。”新昌县科技局工业科科长吕德良透露,县里建立起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激励创新的人才引进集聚机制等五大机制,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4.29%,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产值占比达54.2%。“县里还将5月31日确定为‘新昌县科技日’,在这一天表彰科技创业带头人、科学技术创新带头人、科学技术创新好领导和产学研好专家(好团队)。”

  不仅得益于科学技术创新,在绍兴市金融办综合处处长戚力壮看来,资本运作也是绍兴产业“起跳”的强力“撑杆”。

  早在2001年,绍兴即在全省率先成立上市办,并从证券、银行等部门引进专业人才,逐渐形成从储备培育、改制辅导、挂牌上市至扩大融资、并购重组的递次推进格局。

  “抓上市、抓并购就是抓项目,就是抓产业转型升级。”戚力壮直言,绍兴借力长期资金市场做强了“绍兴板块”,走出了一条上市公司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当拥有百年历史的全球最大染料公司德国“徳思达”陷入破产危机时,绍兴上市公司“浙江龙盛”果断并购,一跃而成染料“世界冠军”。

  2017年8月,《绍兴市上市公司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2017-2020年)》出台。截至去年末,绍兴上市公司累计达71家,A股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3位。仅在去年,绍兴就有20家上市公司实施并购,交易金额达112亿元。

  绍兴人的理念是:生态即产业,生态即经济,生态即资源。绍兴市委市政府强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凡是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都要坚定不移做,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都要坚定不移改。

  “在绍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没有哪一个时期,将‘绿色发展’像这样摆到如此的高度。”绍兴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柳巨波说。

  作为浙江最早探索“河长制”管理的城市之一,早在2012年,绍兴便出台了《关于在绍兴市区主要河道实施“河长制”管理工作的意见》。“绍兴建立起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5000多名河长管住了绍兴境内包括村级沟渠溇塘在内的所有河道。”绍兴市水城办相关负责人说。

  嵊州市石舍村位于剡溪支流十八都江边。过去,村民都将垃圾往家门口一丢,等着洪水来了冲走。时间长了,河里树桩都缠成了一个个垃圾圈。该村党支部书记当上河长后,首先清垃圾,一个树桩能清出7担垃圾。几年下来,十八都江岸美景如画,垃圾滩成了百姓喜爱的露天泳池。

  2015年8月,《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这是地方在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制度上的重大突破,在浙江省内亦为首创。2016年,一家公司偷排生产废水至枫桥江,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最终赔偿环境损害金24.8万元用于生态修复。

  2017年出台的《绍兴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更将生态建设与领导的“帽子”紧紧系在了一起。该《办法》规定,对违背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无论是不是已调离、轮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

  柯桥的蓝印时尚小镇,颠覆了人们对印染集聚区的印象:没有破败的厂房、滚滚的黑烟和污水四溢的地面,只有绿树成荫的柏油马路、色调明净的企业厂房与风景如画的沿河步道。以化工为支柱产业的上虞,以“淘汰出清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培育发展一批”为抓手,使传统化工公司开始“绿色嬗变”。“珍珠之都”诸暨,完全解决育珠污染问题,全力打造全国淡水珍珠养殖生态示范区。

  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去年绍兴整治提升印染化工企业372家、工业园区452家,淘汰354家企业落后产能,全面剿灭2752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市级考核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达到96.9%。

  一个不算大的地级市,将产业体系锚定了“绿色高端、世界领先”八个字。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绍兴人对自身毫不留情的“倒逼”,让自己努力够及世界最高的“产业标杆”。这要是换了别人,也许会觉得改成“绿色高端、国际一流”更为稳妥吧?

  但,绍兴人要的就是“领先”。这短短八个字的产业定位,凸显出绍兴人的精气神,凸显出绍兴人性格里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血性。

  不仅气势夺人,这句口号背后的“绍兴干法”更让人折服。他们解放思想、打开思路,一次又一次用“绍兴探索”、“绍兴模式”、“绍兴做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起的产业,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一直在优化、增长动力接续转换,强劲积蓄起新一轮经济创新发展新动能。

  当绍兴人一步步向着产业顶峰攀登,这正应了那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