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能源汽车市场8个预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预测报告》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中国市场的汽车总销量将达到31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1150万辆,同比增长20%;而汽车出口量将达到550万辆。这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和出口依然是支撑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出现哪些需要我们来关注的变化?本期《年终策划》,我们做了8个预测,欢迎一起探讨。

  在2023年4月份的特斯拉秘密宏图第三篇中,马斯克发布了第三个“十年计划”,再次将“拯救地球”作为宏大目标。尽管备受期待的Model Q并没再次出现,发布会PPT里却处处都是新车的影子。根据特斯拉的规划,等实现全面电动化之后,全球将有约14.4亿辆电动车,届时全球所有的汽车都将是纯电驱动且能自动驾驶。特斯拉计划到2030年实现年销2000万辆新车,除了目前已发布的车型,特斯拉发布的车队照片中还出现了两款新车,这两款新车里明显有一辆就是Model Q。

  预计,特斯拉将在2024年推出体积更小、价格更低的Model Q车型。众多新车会推出,为何要将特斯拉这款新车单拿出来说呢?毕竟特斯拉对于行业能够起到风向标的作用。据已知信息,新车将基于全新平台打造,这个平台将采用全新的生产工序,从而追求效率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同时,价格更低的Model Q,也能够帮助特斯拉重振销量增长,特斯拉汽车业务销量增速放缓的部分原因就是由于产品缺乏。

  传统的内燃机和变速器的成本仍然低于电动机和电池,受新能源车的市场挤占,传统燃油车的价格战此起彼伏。随着近期宁德时代对产线资源的梳理,电池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据悉,宁德时代正在向车企推广173Ah的VDA规格磷酸铁锂电芯,标配2.2C倍率快充,走大单品路线年中旬有几家车企都会切换到这款产品,电芯价格不超过0.4元/Wh,加量不加价,目标就是10-20万元的纯电市场。

  与此同时,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也在内部通知,敦促团队继续降本,2023年,采购团队通过层层筛选,去劣存优,充分招标竞价等手段,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当前,采购降本空间依旧巨大。2024年,比亚迪将继续加强非生产性物料的管理和控制,凝心聚力,降本增效。随着两大动力电池龙头的进一步降本,二线电池厂们也将紧随其后,动力电池的成本将进一步被压缩。这将使得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逐渐接近燃油机汽车,目前电动汽车价格比燃油机汽车高出10%左右,而在2022年这一数字约为30%。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两者未来的价格差距将更小,甚至有可能持平。

  在中国市场中,每年销售50万台纯电动汽车是一个关键的盈利与亏损的分界线。任何企业都无法长期承受持续的亏损,因此预计在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经历一次大规模的洗牌和重新整合。

  以高合为例,高合汽车在2024年1月2日元旦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被曝出已经进入了倒闭流程。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随后高合汽车出面进行了辟谣。但此消息并非空穴来风,高合汽车在2021年累计销量为4237辆,2022年的销量为4349辆。近期,HiPhiX的销量表现持续低迷,几乎跌至谷底。根据新车交强险购买数的统计数据,2023年8-10月,高合HiPhi X的上险量分别跌至5台、9台和4台,已经连续三个月在个位数徘徊。这一趋势表明,高合汽车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和经营压力。

  对于初创车企来说,首要目标通常是实现上市并筹集资金。蔚来、小鹏、理想和极氪等品牌都是如此操作。近期,小鹏成功获得了大众的投资,而蔚来更是已经获得了三次救命资金,否则它们可能早已面临困境。那些尚未上市的新能源车品牌,上市的机会已经变得十分渺茫,因为资本正在逐渐退潮。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增速从200%下降至60%,头部品牌的销量持续增长,而尾部品牌的市场份额则逐渐缩小,每月销量甚至只有几台或几十台。

  预测2024年至少有10家新能源车品牌将会面临困境或倒闭。这是因为资本泡沫的破裂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品牌在市场上没有稳固的根基,缺乏技术、研发、品牌、文化和用户基础。一些由传统车厂推出的新品牌,如极狐等,也可能面临关闭的风险。当这些新品牌的销量无法实现突破时,母公司可能会采取断尾求生的策略,选择割肉离场。

  当然,这里有个特殊的例子,就是小米SU7。小米造车进入时间较晚,已经失去先发优势,面对大洗牌的市场,雷军已经没有小米手机当年的“风口”机会。擅长顺势而为的雷军,如何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化,值得看戏。

  再来看海外市场,今年6月,洛兹敦汽车(RIDEQ)申请破产保护。有分析师指出,如Rivian Automotive(RIVN)、极星汽车(PSNY)、Lucid Group(LCID)和Fisker(FSR)等车企远未实现盈利,而且烧钱速度可能会威胁到它们的生存能力。

  在过去的多年里,欧洲车企普遍认为2025年是欧洲新能源车市场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市场处于培育期,通过使用由燃油车改装而来的插混车型和“油改电”的纯电车型,逐渐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同时,这也为车企提供了研发新平台、建设新产线、培训技术工人和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宝贵时间窗口。

  这种设计看似合理,但却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几家主要的车企具有强大的能力来塑造消费者需求。主机厂市场部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和教育消费者。然而,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传统主机厂塑造消费者需求的能力已经大幅减弱。

  此外,国际形势的变化导致能源价格飙升和能源安全形势恶化,进一步加速了欧洲汽车市场的电动化进程。尽管欧洲的电价已经较高,但与油价相比,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而且,欧洲的电力价格市场化程度更高,电动车通过预约充电等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异,实现更佳的能源经济性。

  在各种新变化的推动下,欧洲车市的电动化进程在2023年突然加速。然而,欧洲车企的研发进程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跟进,因此下一代技术的纯电车型最早也要等到2025年才会推出。

  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欧洲车企如大众与小鹏、大众与零跑、奥迪与上汽、奔驰与比亚迪、奔驰与吉利、雷诺与东风等,纷纷展开合作。这些合作主要涉及下一代车型的开发或新款车型上采用中国车企的新能源核心技术和动力总成。面对中国车企的激烈竞争,欧洲车企无法按部就班地进行产品开发。当前,欧洲纯电动汽车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欧洲车企能够推出的过硬产品却十分有限。面对外来竞争者,欧洲新能源车市场在2025年之前几乎处于不设防的状态。

  随着高阶智能驾驶技术下放到20万元甚至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将不再仅仅是降价这一表面现象。相反,智能驾驶技术所包含的价值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

  在2023年年末,各大车企纷纷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例如,华为与长安汽车宣布成立一家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新公司。理想汽车官方宣布L系列车型将实现覆盖高速及城市环线的全场景智能驾驶NOA功能。极越01则宣布提供高阶智驾服务,用户可免费使用一年。智己汽车官方宣布,其LS6城市NOA功能将于2023年底启动用户公测。小鹏汽车在年底前将在50多个城市开通相关服务。华为余承东在新款问界M7的发布会上,将智能驾驶的覆盖范围提升至全国范围,将竞争推向新的高度。

  不难看出,智能驾驶已经成为车企新一轮竞争的重要砝码。智能驾驶能力不仅影响车企的营销和整车销售情况,更是决定车企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虽然“电”可以通过多种技术路线来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但以“智”为主的下半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硝烟弥漫。

  特斯拉的FSD不仅仅是中国车企的“风向标”,更是智能驾驶领域的“天花板”。一旦成功落地,将对整个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与目前量产的智能驾驶系统普遍采用的“模块化架构”不同,特斯拉的FSD V12采用了“端到端”架构。这种架构的特点是,输入视觉等传感器信号后,可以直接输出转向、刹车、加速等车辆控制信号。由于这种架构避免了信号在模块间逐级传输的过程,因此降低了级联误差的概率。马斯克将特斯拉的FSD V12描述为“端到端人工智能”,采用“光子进入,控制输出”的方式,强调了其在真实世界场景中做出复杂决策的能力。

  超越特斯拉的FSD,正是造车新势力的目标所在。早在2020年底,何小鹏就在微博宣战马斯克:“明年开始,(特斯拉)在中国的无人驾驶要有被我们打得找不着东的思想准备,至于国际,我们会相遇的。”2023年4月,余承东在发布会上也表示,虽然特斯拉FSD做得非常好,并且不依赖高精地图,但他认为华为的方案更加出色和安全。与此同时,比亚迪和吉利等自主品牌也在通过自主研发或采购的方式增强自己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能力。

  然而,在当前的降价潮下,没有一家车企能够不顾成本地全力投入智能驾驶的研发。之前,造车新势力不惜代价地提升智能驾驶性能的策略已经悄然退场,取而代之的是围绕智能驾驶的性价比之战。在市场中,既要追求高性能又要考虑性价比的需求并非车企的选择,而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消费者始终追求高性能且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如果车企为了降低成本而减少或取消智能驾驶的软硬件配置,这实际上会削弱自家车型的市场竞争力。而那些能够全面搭载智能驾驶方案,同时还能给消费者带来大幅度降价的车企,将更具市场竞争力。

  2024年伊始,汽车行业便弥漫着浓厚的竞争氛围。小鹏X9的上市引起了广泛关注,紧随其后,吉利银河E8以17.58万元的起售价强势进军市场。然而,这并非故事的全部,特斯拉再次以其独有的降价策略点燃了市场。

  特斯拉打响了降价的第一枪。1月12日,特斯拉新款Model 3后轮驱动焕新版的售价下调了1.55万元,降至24.59万元;Model 3长续航焕新版的价格也下调了1.15万元,降至28.59万元。同时,Model Y的两款车型也同步进行了调价。其中,后驱版降价7500元至25.89万元;长续航版降价6500元至29.99万元。经过这次新年首降,Model Y长续航版的价格再次跌破30万元。而Model 3在改款之后也迎来了首次降价。

  特斯拉一直以追求销量规模、摊薄研发成本为目标,通过最少的车型数量来争取最大的市场占有率。然而,这次的市场反应表明,行业的寒冬仍未过去,大多数车企选择保持观望。毕竟,价格战已经持续了一整年,除了那些资金充裕的大企业,其他车企都已经无力继续参与。经历了一年的价格战,消费者也逐渐变得麻木,许多人选择持币观望。然而,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预计2024年的价格战仍将继续,并且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富人游戏”。对于业绩不佳的车企来说,生存可能都成为问题,更不用说是否有余力参与价格战了。

  继比亚迪插电车型销量一家独大之后,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都推出了插电式车型。插混汽车被视为从燃油车到纯电动车过渡的重要产品,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业界一致认为,插混新能源车兼具纯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的优势。

  今年市场的反应非常积极,插混车型以更高的渗透率、更快的增速迅猛增长,成为推动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和提升市场渗透率的新生力量。这一趋势正在逐步侵蚀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

  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一款配备车载辅助发电系统(增程器)的电动车,逐渐受到了市场的青睐。这款车型主打“无里程焦虑”的特点,具有噪声小、动力好、油耗低、补能便利等技术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些优势不仅提升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更成为其抓住销量的重要的条件。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前不久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报告中指出,最高转速20000rpm以上的高效高密度电驱动总成将迎来量产,主动悬架线控技术提升驾乘体验,车身多元材料多点式混合一体成型技术将实现创新突破,AI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多模态交互等诸多新技术,将进一步引领汽车技术创新方向,为我国汽车行业技术进步,产品力和消费的人满意度提升,持续赋能助力。在激烈竞争的当下,新能源车企正在积极寻找突破之路,而技术创新无疑是必经之路。